Loading...

by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下载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下载]室内设计建筑规范大全【建筑室内设计防火规范】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下载,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室内设计方面的数据尺寸表

文章目录列表:

室内设计方面的数据尺寸表

(单位:厘米)
  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 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

  单人床:宽度:90,105,120;长度:180,186,200,210

  双人床:宽度: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

  圆床: 直径:186,212.5,242.4(常用)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190,200,210,220,240

  厕所、厨房门:宽度:80,90;高度:190,200,210

  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

  沙发:单人式:长度:80-95,深度:85-90;坐垫高:35-42;背高:70-90

  双人式:长度:126-150;深度:80-90

  三人式:长度:175-196;深度:80-90

  四人式:长度:232-252;深度80-90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

  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38-50或者60-75

  正方形: 长度75-90,高度43-50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42(33最佳)

  圆形:直径75,90,105,120;高度:33-42

  方形: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

  书桌:固定式: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

  活动式:深度65-80,高度75-78

  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最少90(150-180最佳)

  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

  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长度150,165,180,210,240

  圆桌:直径90,120,135,150,180

  书架: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45,高度180-200

  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90

  室内常用尺寸: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

  (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 主通道宽:1200—1300mm。

  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9) 酒吧台高:900—l050mm,宽500mm。

  (10) 酒吧凳高;600一750mm。

  3.商场营业厅

  (1)单边双人走道宽: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2300mm。

  (4)双边四人走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800mm。

  营业员货柜台:厚600mm,高:800—l 000mm。

  (7)单靠背立货架:厚300—500mm,高:1800—2300mm。

  双靠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1800—2300mm

  (9)小商品橱窗:厚:500—800mm,高: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直径2000mm。

  (13)收款台:长:1600mm,宽:600mm

  4.饭店客房

  (1)标准面积:大:25平方米,中:16—18平方米,小:16平方米。

  (2)床:高:400—450mm,床靠高:850—950mm。

  (3)床头柜:高500—700mm;宽:500—800mm。

  (4)写字台:长;1100—1500mm;宽450—600mml高700—750mm。

  (5)行李台,长9l0—1070mm宽500mm高400mm。

  衣柜:宽:800—1200mm高1600—2000mm深500mm。

  (7)沙发:宽:600一800mm高:350—400mm靠背高1000mm

  衣架高:1700—1900mm。

  5.卫生间

  (1)卫生间面积;3—5平方米。

  (2)浴缸长度;一般有三种1220、1520、1680mm;宽;720mm,高450mm。

  (3)坐便;750×350(mm)。

  (4)冲洗器:690×350(mm)。

  (5)盟洗盆:550×410(mm)。

  淋浴器高:2100mm。

  (7)化妆台;长:1350mm;宽450 mm。

  6.会议室

  (1)中心会议室客容量:会议桌边长600(mm)。

  (2)环式高级会议室客容量;环形内线长700—l 000mm。

  (3)环式会议室服务通道宽:600—800mm。

  7.交通空间

  (1)楼梯间休息平台净空:等于或大于2100mm。

  (2)楼梯跑道净空:等于或大于2300mm。

  (3)客房走廊高;等于或大于2400mm。

  (4)两侧设座的综合式走廊宽度等于或大于2500mm。

  (5)楼梯扶手高;850—1100mm。

  门的常用尺寸:宽:850—1000mm。

  (7)宙的常用尺寸;宽;400—1800mm,(不包括组合式窗子)

  窗台高;800—1200mm。

  8.灯具

  (1)大吊灯最小高度:2400mm。

  (2)壁灯高:1500—1800mm。

  (3)反光灯槽最小直径: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两倍。

  (4)壁式床头灯高:1200—1400mm。

  (5)照明开关高:1000mm。

  9.办公家具

  (1)办公桌:长:1200—1600mm:宽:500—650mm 5高;700—800mm。

  (2)办公椅:高;400—450mm长×宽:450×450(mm)。

  (3)沙发:宽:600—800mm;高:350—400mm;靠背面:1000mm。

  (4)茶几;前置型:900×400×400(高)( mm);中心型:900x 900×400(mm)、

  700×700×400(mm);左右型:600×400×400(mm)。

  (5)书柜:高:1800mm,宽:1200—1500mm;深:450—500mm。

  书架:高:1800mm 6宽:1000—1300mm ;深:350—450mm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2.门宽:

  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0.6~1.0m为宜。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置。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

  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

  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0.6m×0.6m。

  窗的尺寸

  --------------------------------------------------------------------------------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

  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

  --------------------------------------------------------------------------------

  1.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2.过道高:

  过道的净高原本随建筑层高而定,设计中通常未予专门的考虑。当今建筑设备的要求较前普遍了,风管、水管、电气、消防各种管线利用走道上部空间作为"通廊",过道除了供通行之外、往往成为管线的载体,于是过道净高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设计者面前。我们把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0.6m左右,视风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0.05m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按常规,这个净高度应在2.2m以上为妥,特别是平顶上还有下垂的烟感探头、喷淋水喉时,为避免人手触摸,这个高度要高于普通人摸高2.15m。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将走道净高压缩到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必需十分精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阳台

  --------------------------------------------------------------------------------

  阳台大家都熟悉,但它的栏杆高度在多层建筑中不应低于1.0m,在高层建筑中,则不应低于1.10。一般高层建筑尽量不设阳台或将阳台封闭,这涉及到大风、大雨以及坠物伤人诸多问题。

  女儿墙

  --------------------------------------------------------------------------------

  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1.0~1.20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1.20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1.50~1.80m。这是避免俯瞰时心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1.0m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应该注意的是在标定女儿墙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0.3m以上。

  一些高层建筑,由于设有裙房,将冷却塔设在屋顶上,或者有屋顶网球场之类的设施,把女儿墙做得高过3.0m,也是一种办法。

  楼梯

  --------------------------------------------------------------------------------

  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容易被忽视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

  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这两个参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电梯、自动扶梯

  --------------------------------------------------------------------------------

  涉及电梯数据最多的是井道、轿厢、机房、地坑、顶层端站高度等,因其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不同而尺寸各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电梯的土建安装图决定,但有关候梯厅的深度,还是有一个限定,以免过小。简单说来,住宅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公共建筑中乘客电梯则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的1.5倍,多台并列时还不应小于2.40m,多台对列时,不应小于对列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也不宜大于4.50m。病床电梯的规定与乘客电梯相似。

  此外,通向机房的通道、楼梯和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20m,楼梯的坡度不应大于45°以便设备的通过和人员的通行。

  近年来,自动扶梯在百货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的使用日渐普遍,在建筑设计中,除与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外,下列数据应该掌握:

  1.梯级宽:目前有0.6m、0.8m、1.0m三种,视生产厂家不同其宽度还略有出入。

  2.倾角:一般有30°和35°两类。

  3.梯井宽度为:单梯:梯宽+0.6m+2×0.4m

  双梯:2(梯宽+0.6m)+2×0.4m

  其中0.4m为梯侧至井进之安全距离。

  4.梯井长:层高/tanα+(2.0~2.9m)+(2.0~2.3m)是一个不小的数字。α为梯段倾角。

  浴厕

  --------------------------------------------------------------------------------

  有关浴厕的数据很多,主要的有:

  1.厕所蹲位隔板的最小宽(m)×深(m)分别为外开门时0.9×1.2;内开门时为0.9×1.4。

  2.厕所间隔高度应为1.50~1.80m。

  3.淋浴间隔高度应为1.80m。

  4.并列洗脸盆中心距不应少于0.70m。

  5.单侧洗脸盆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6.双侧洗脸盆外治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7.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

  8.并列小便的中心距不应小于0.65m。

  9.单侧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10.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外治之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停车场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停车问题日趋明显。有关停车场设计的数据很多,必要掌握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1.汽车车型及基本尺寸:应记住一两种典型车型的全长、全宽、全高的尺寸。如小轿车,以"桑塔纳"为例:长4.55m、宽1.89m、高1.41m,但设计时选用的标准车型尺寸宜为4.9m×1.80m×1.60m;又如客车,其中轻型客车(即通常称为"面包车"),以12座"三菱"为例,其长、宽、与小轿车类似,分别为4.39m,1.69m但要高一些,为l.99m;大客车长度差别大,由7~12m不等,而宽商则多为2.5m、4.0m。记住这些尺寸,并了解其变化情况,在设计时就不会出现进不去,转不过来等原则问题。

  有关这一类数据,为便于统一界定,1988年,、建设两部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的通知,即[88]公(交管)字90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其中有详尽的要求和规定。

  2.车位基本尺寸:车位基本尺寸各国不尽一致,略有大小出入,我国资料、书籍中,也有差别。在设计时还是应以"文件"的规定为准。例如垂直式停放时,其车位的长、宽和中间通道宽的尺寸分别为5.3m、2.5m和6.0m。

  3.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m):按"文件"规定,小型汽车为7.0m,中型汽车为10.5m,大型汽车为13.0m,铰接车也是13.0m。

  4.最大纵坡(%):分为直线纵坡和曲线纵坡,一般小型汽车分别为15和12,中型汽车为12和10,大型汽车为10和8,铰接车为8和6。同时,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在变坡处不致与地面碰接,在该处往往设有"缓坡段",我国规定缓坡长一般为3.6~6.0m,坡度为坡道纵坡之半。

  这里所讲的纵坡系停车库使用,不能与城市道路的纵坡限制混为一谈。

建筑施工规范、建筑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规范强调的是过程,主要包括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等等。
验收规范是质量验收标准,强调的是结果。
大体上有如下这类: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JGJ 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被JGJ 6-2011替换GB 50025-2004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JGJ 167-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GBJ 112-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JGJ 123-2000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主体结构
GBJ 130-19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 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JGJ 1-199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9-2010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92-200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11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5-2006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38-200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45-2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9-2006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37-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 99-1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61-2003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GB 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078-2008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 50156-2010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送审稿)GB 50211-200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被GB 50346-2011替换GB 50447-2008 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 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3 建筑装饰装修

GB 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X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3-2008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 126-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07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05-1996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被JGJ/T105-2011替换JGJ/T172-2009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5-2009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T21-1993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9-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4 专业工程
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送审稿)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495-2009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8-2009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JGJ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 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CJJ 94-2009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5 施工技术

GB 50113-2005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404-200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X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征求意见稿)JGJ 74-2003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5-201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96-2011 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T10-20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6 材料及应用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290-1998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J 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61-2005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GJ 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200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被JGJ/T14-2011替换JGJ/T 15-2008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7-2008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 17-2008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 检测技术
GB 50152-19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15-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暂未收集到)GB/T 50329-2002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53-200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 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10-200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6-200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8 质量验收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doc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修订版)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9-2007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9 安全卫生
JGJ 59-1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T 77-2010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GB 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 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147-2004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0 施工组织与管理

GB 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58-200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JGJ/T 121-1999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CJJ/T 117—200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注意:由于网络上没有电子版的,故本规范大全还有3本等更新规范。
JGJ 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 规范 被JGJ 6-2011替换;
JGJ/T 105-1996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被JGJ/T105-2011替换;
JGJ/T 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被JGJ/T14-2011替换。

常用GB施工规范: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T 50362-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T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50404-200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50497-2009  基坑监测规范50621-2010T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常用JGJ施工规范: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T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T29-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68-90   多孔砖(KP1型)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78-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T 93-9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8-201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106-2003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110-200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26-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133-2001  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T 136-200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37-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41-200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49-2006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159-2008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T175-2009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T177-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T178-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T180-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237-2011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二、钢筋图集:造价者网可自行免费免注册下载,进入首页后在左上角的搜索栏里搜索一下,就可以了。我刚才已经试过了,可以下的。常用的有:1、03G101旧版全套图集(7本);A、03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肢剪力墙结构B、03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C、04G101-3 筏形基础D、04G101-4 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E、06G101-6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F、08g101-5 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G、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2、11G101新版全套图集(4本,含新旧版区别);A、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B、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C、11G101-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D、新旧版区别3、09G90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全套图集(5本);A、06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B、09G901-2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C、09G901-3 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D、09G901-4 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E、09G901-5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房建工程施工规范

一、规范大全:

常用GB施工规范: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T 50362-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T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50404-200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
50497-2009 基坑监测规范
50621-2010T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常用JGJ施工规范: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T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T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T29-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8-90  多孔砖(KP1型)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
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78-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T 93-9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98-201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06-2003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110-200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126-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133-2001 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T 136-200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37-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41-200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149-2006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159-2008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T175-2009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
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T187-20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T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237-2011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消防楼梯规范

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疏散楼梯是指有足够防火能力可作为竖向通道的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作为安全出口的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它既是人员避难、垂直方向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又是消防队员灭火的辅助进攻路线。

疏散楼梯基本要求有以下三点:

(1)疏散楼梯必须具有较好的防烟、防火效果。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通向其他房间的门窗;而且其墙体本身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耐火极限应在2 h以上。

(2)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疏散楼梯宜直接通向平屋顶,上下直通,首层与地下室之间应设有分隔设施且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25 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 cm;

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和白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 cm。

(3)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设施。

来源:-疏散楼梯

室内设计需要学什么

室内设计要学相关的操作软件、室内手绘绘图、对装饰材料的认识。

要看你想学到什么程度,如果只学习相关的操作软件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学设计技巧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室内设计主要还是要了解施工的工艺以及材料的性能!

去专业学校这些是很难学到的,最多就是学到一定的美术基础以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证书。去培训机构的话时间比较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学校多。

但是你如果真的想学习室内设计的话我个人建议去找一家比较好的装饰公司实习,这样最快,当然如果有熟知的设计师带你的话那就更快了。

我们首先要学会室内手绘绘图,当然这就要我们对美术基础的要求了,需要我们学习美术素描,以及色彩等。还需要掌握设计方面的原理以及方法,使我们设计出的东西更人性化,如人体工程学。

对于学过美术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对色彩搭配以及其他细节方面都会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学习室内设计,只要会软件的基础操作就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懂得有关设计的理论知识、有美术功底,并且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设计软件的应用,并不断的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提高。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上一篇:奔驰国产v260新款价格普通商品房的室内设计题目 下一篇:67194成l人免费入口室内设计师大非【室内设计师培训】
发表评论